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寻觅非遗文化 弘扬传承之旅”----文星社区文化保护游学宣讲活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9  浏览次数:176748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卫智健)四川宜宾报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许多老城区的文化建筑不断减少或被拆毁,导致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2023年9月17日上午,由翠屏区民政局、大观楼街道办事处、文星社区主办,文星社区社工室、翠屏义工联合会承办的“寻觅非遗文化弘扬传承之旅”――文星社区文化保护游学宣讲活动在古迹滇南馆和德盛福展开。此次活动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学生群体参加。
  本报讯(记者卫智健)四川宜宾报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许多老城区的文化建筑不断减少或被拆毁,导致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2023年9月17日上午,由翠屏区民政局、大观楼街道办事处、文星社区主办,文星社区社工室、翠屏义工联合会承办的“寻觅非遗文化  弘扬传承之旅”——文星社区文化保护游学宣讲活动在古迹滇南馆和德盛福展开。此次活动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学生群体参加。
  滇南馆位于宜宾市走马街,至今已有142年历史。滇南馆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历经24年、耗资二百多万两白银,清光绪三十
  年(1904年)全部竣工。滇南馆总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有着“西南第一馆”的美誉。因滇南馆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2002年被宜宾市政府列为宜宾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宾人称其为:云南会馆,也被誉为“川南第一馆”。
  “德盛福”糟坊建于明朝中期(1568年),与“元兴和”糟坊不仅毗邻还世代交好,故被世人称为“德元双坊”。其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发酵窖池,也是宜宾现存的四大窖池之二,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年产白酒可达50吨左右,其酿酒古法“九粮酿造技艺”被列为“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九粮液”酒被评为“国家质检总局宜宾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告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列为“宜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游学活动意义深远,既能避免文星社区丰富的文化底蕴被时间侵蚀,也能唤醒社区居民对历史文化的记忆,更能将丰富的文化瑰宝传承给下一代。文化保护传承不仅仅是文化认知,更是传承人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是生动的文化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的文化成就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保护。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