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四川网络帮扶让乡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6  浏览次数:174611
核心提示:  成都10月16日电,高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乌蒙山余脉,面积1323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5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89万人,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的81个革命老区之一,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的81个革命老区之一,也是四川省四大片区贫困县之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与周边区县相比差距大。
   本报讯【记者 杨春 王宗强 四川报道】成都10月16日电,高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乌蒙山余脉,面积1323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5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89万人,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的81个革命老区之一,也是四川省四大片区贫困县之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与周边区县相比差距大。
 
  全县现有普高1所、职高1所、单设初中18所、中心校22所、村级小学37所、教学点46个、特殊学校1所,70%以上的村小和教学点地处偏远落后的贫困乡村,受地理条件限制,多年来一直存在师资结构性缺编、教学手段传统落后的现状。
  四川宜宾市高县县城一角(杨春摄)
 
  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走出教育不均不公怪圈,中共高县县委、高县人民政府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南,集中实施了以教育信息化“6135”为推进策略的网络帮扶行动计划,使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在乡村学校得到全域建设和全面覆盖,学科融合创新得到落实,贫困乡村真正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为贫困乡村学校修建好信息高速公路。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刚发布后,高县就一次性投入近300万元资金,对原有的教育城域网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建成覆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校的新的教育城域专网,以彻底消除数字孤岛。同时,高县还将贫困乡村学校的校园网列入县教育城域专网同步配套建设,2018年秋期开学,该“信息高速公路”和“毛细血管”已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宜宾市教育信息化指导中心主任虞强指导乡村信息化教育(杨春摄)
 
  实施“多媒体班班通”全覆盖,为贫困乡村学校配好必备教学终端。高县一次性投入600万元采购了440余套70英寸的交互式大屏班班通设备,集中安装到村小和教学点,实现所有村小和教学点的每个教学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班班通设备,全县“多媒体班班通”实现了全覆盖,贫困乡村学校师生都能充分享受到网络课堂、名师课堂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网络帮扶乡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让贫困乡村学校每位师生均拥有个人网络空间。高县先后多次组织乡村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系统管理员和学科骨干参与培训,并组织人员编制了“宜宾智慧教育云平台学校管理员操作手册”和“宜宾智慧教育云平台学校教师应用操作手册”,供乡村学校使用,目前,超过90%以上的乡村学校教师都拥有了教学空间,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了学习空间,许多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空间得到充分共享。
  认真学习的农村孩子们(杨春摄)
 
  实施“专递课堂”全覆盖,让贫困乡村学校均能互动共享名师课堂。针对占高县学校总数近70%的村小和教学点因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高县投入1000万元实施“专递课堂”建设,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选择了三种建设模式:一是为各学区龙头学校配好精品专递课堂,作为名师骨干上优质教学课的主阵地,以幅射各学区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二是为各镇乡中学和中心校建好普通专递课堂,作为学区名师师堂的辅阵地;三是为所有村小和教学点建好专递课堂同步收看点,以远程共享骨干名师课堂。
 
  通过三种模式搭建的远程网络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强校带弱校、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的“三带”作用,实现“县、校、校点”网络协作教学和教研“三提升”,实现名师骨干教师远程教学上课,有效解决偏远农村山区学校存在的师资力量不强不足、不能开齐开足课程等问题。
 
  实施“远程在线教研平台”全覆盖,让贫困乡村学校教师通过网络参与在线教学研讨。为发挥市、县、片、校名师和学区龙头学校在教学研讨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高县投入100万元,为学校搭建了集视频影像、语音交流、电脑桌面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视频互动系统,作为全县学校远程在线教研平台,为15个学区教研联组、全县教学教研提供“面对面”和“点对点”的交流互动,让名师骨干更好地在大教研中发挥引领作用,以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规范标准化建设信息教育机房(杨春摄)
 
  实施“远程视频网络监控”全覆盖,让贫困乡村学校得以纳入平安校园构建。高县投入15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建了视频监控并接入到教育城域网,实现校园安全、师生动向、食品卫生等全天候远程网络监控。以“一试点”助燃教育信息化2.0,贫困乡村学校智慧教育得以创新发展。通过三年的努力,高县“智慧课堂”平板试点应用已由原来的3个学校3个班150个学生发展到现在已超过11个学校60个班3000个学生,并从县城学校发展到偏远的农村小学,发展势头良好,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在中小学推广的“硕勋小学经验”,让学生借助平板电脑终端,更好地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高县通过集中实施以教育信息化“6135”为推进策略的网络帮扶行动计划,让贫困乡村学校借助教育信息化,从原本偏远落后的教学环境中融入到外面数字化大环境中来,让网络帮扶成为促进贫困乡村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新路子,实现贫困乡村教育弯道超车。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