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高医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31  浏览次数:4356
核心提示:1966年的初冬,我在西北的一个大山里备荒备战。可能是体质差,也可能是水土不服,年纪轻轻的总是生病,是个小有名气的病号。在职工医院里诊来诊去总不见好,一个好朋友便托人在省城医院找了一个关系让我去看医生。说
1966年的初冬,我在西北的一个大山里备荒备战。可能是体质差,也可能是水土不服,年纪轻轻的总是生病,是个小有名气的病号。在职工医院里诊来诊去总不见好,一个好朋友便托人在省城医院找了一个关系让我去看医生。
    说是去看医生,倒弄得像搞地下工作似的生怕别人发现——要我载上口罩、帽子,再用围巾把脸捂上。这是因为要去找的著名医学家是个“历史反革命分子”,看病的事是不能让人发现的,否则就把医者病者都害了。
   到了省城医院,朋友的朋友就直往厕所里走。在厕所里他跟一个扫厕所的老头悄悄地嘀咕了几句,然后使眼色朝我点了点头,我明白他的意思,就跟着他来到了一个装杂物的楼梯间。扫厕所的老头随后拿着扫帚,搓箕也到了楼梯间——原来扫厕所的老头正是著名的医学家,“历史反革命分子”高教授。 这是他存放工具和休息的地方。朋友把我的病情向他介绍了一下,高医生像是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个听诊器,给我听了听,给我说了处方,我便告辞回来了。 
岁月如梭,五年后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在被称做公园的黄河边上闲逛。当地很多人都喜欢在河滩边上,大树底下垒几块石头,架一口锅煮砖茶,喝酒吃肉。三五个汉子呼三唱四猜拳行令旁若无人,那一番趣味,不亲临其境,不知其乐。
    我在河滩边上转来转去,弄得馋虫都爬出来了,也没有找到一个熟人。正郁闷间,突然听到有人叫我:“这是小纪吧?”我循声看去,耶!这不是省城医院的高教授吗?真是佩服,这老头居然记得几年前找他看病的我。
    我立即买了瓶互助青稞酒,邀请高医生,我俩就在河滩上相对而坐,你一口我一口喝开了。我仔细端详着这位医学教授,那张高原特有的暗紫红色的脸比常人更黑,花白的头发乱糟糟地蓬松着,岁月犁出来的沟壑横亘在额头,怎么看都是一个长年累月在外风餐露宿的赶大车老头。
  高教授说,他的问题还没有落实,今天是特许出来买点生活用品的。他说,真的很感激我能够陪他喝上几口,说说话。他说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无奈,更没有想到老来如此地凄凉。
    原来老医生从记事起,就在北国荒原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八、九岁时乞讨着来到了一个伤兵医院。他没有名字,也不知姓什么,人们常叫他小狗子。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说是医院,实际上也就是流动的帐篷和一些跑进跑出的医生护士。护士都是男的,医院里没有女人。
    医院收留了他。因为他可怜,他又能做一些事。比如伤兵要大小便一喊他,他就会帮忙。 “哎,小狗子过来”,只要一听到喊叫“小狗子”,他马上就会跑过去。有时帮伤兵擦屁股,有时帮伤兵接尿盆,有时帮忙洗被屎尿弄脏了的衣物等。伤兵高兴起来就给他一块青稞面饼子,或一件旧军衣。有的伤兵脾气暴躁拿起拐杖就打人,他也不生气,因为他觉得他们也和自己一样很可怜。
    他跟随医院跑了好多地方,和医生们混得烂熟。医生们有时也叫他帮忙做一些事,教他洗伤口、换药、洗绷带。他对医学的志趣也慢慢显露出来。他经常跟在医护人员身边,听他们讲伤病的治疗,看他们做手术,对这些他感到十分好奇,也十分向往。再后来,就忍不住把医院买来杀死的羊拿来切呀、割啊、缝的,做得有模有样。医生们看见了,也只笑笑,以为他弄着玩儿。没想到,后来战事紧张,医院人手严重不足,也记不清是谁,就叫他上了手术台,做了医生们的助手。       
当时有个姓高的军医看他没有名字,就对他说:“别叫小狗小猫的了,我姓高,是老高,你就叫小高吧。”这样他就姓了高。再后来,他慢慢地学会了认字,似懂非懂地啃起了医生们随身带的医药书籍。那些军医待他都很好,只要请教他们医学上的事,他们都耐着性子讲给他听。
从那个年代起,他基本上每天24小时都是在医院渡过的。他睡眠质量好,哪怕在做手术的间隙,也能倒在地板上熟睡十几分钟或几分钟,醒来照样精神十足地做手术,所有的医生都熬不过他。这不是奇迹吗?一个要饭的孩子,几年后还真的当上了军医。到抗战爆发的时候,他已是挑大梁的主刀医生了。说到这里,高医生脸上不觉有几分得意之色,说是他做手术可以从头做到脚,没有不会做的!
    后来他的部队被打散了,医院也没有了,他就在地方上行医。解放后在省城医院做普外主任,一直到现在。
大约是1952年,门诊来了一个女病人。头皮裂伤,是被人用刀砍的。原来这女子丈夫亡故后,被人逼做暗娼,她不从,就被人用刀砍成这样。在门诊做完清创缝合后,他发现女子有颅内出血指征,呕吐,继而昏迷。必须立即作手术。可女人没有分文,怎么办呢?一个联系不上亲属的危重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也是出于医生的职业良知,高医生把她收进了病房,而且给她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很顺利,病人康复出奇的好。住院期间,患者无钱交医疗费,医院不愿意,就找到他问他讨要医疗费,无奈之下,他被扣了三个月的工资。这次他尽管在钱上吃了亏,但却捡回了一个老婆——病人康复之后,非他不嫁,于是顺理成章女人便成了他的妻子。
结婚后,妻子很爱他。她很会做尕面片,(北方人把面和好后,用手撕扯成的面片)配上油辣子他能吃一海碗。那时候,她几乎每天都要送一大海碗尕面片到医院要他吃。冬天的时候,她用麦草编个圆桶保温,到医院时她的手冻得冰凉,但尕面片却是滚烫的。他不要她送,说中午就在食堂吃,她不肯,坚持着每天送一次。晚上则炸上一盘兰花豆,给他倒上一杯酒。她坐在他对面看着他喝。说到这里高医生迷着双眼,望着远方,说那真是一段好日子啊!
可惜好日子不长。高医生说,因为医技人员很缺,尤其在这高原缺氧环境下,外科手术人才更是奇缺。再加上他多年的工作习惯,渐渐地他回家的日子少了。一天24小时都待在医院里查房,手术,会诊,带学生。困了照样拉一床被单倒在地板上睡一觉,醒了再干。家里有事就照顾不到,比喻说买煤做煤饼子(北方是把煤做成硕大的饼子贴在墙上待干后用的),冬天来临时要贮存大白菜等。他看妻子身体不好,就叫自己一个得意的学生去帮忙打理,也帮着做些家务。一来二去,忽然有一天妻子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对他说对不起他,十分坦白地说她与他的学生弄到一起了。她实在守不住那份寂寞,请他成全她。说是来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他。他无语,收拾了100多部书籍就一个人住到了医院。
   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我望着这位花甲老人,一个曾经声名显赫的外科专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我无力地说,以后会好的,以后会好的,只要历史问题搞清楚了,一切都会好的。高医生笑了,我发现他的笑怪怪的。他说无所谓了,一个沦落为乞丐的人,居然也有过事业的辉煌,也够了。但只有一事心中不平啊!高医生眼睛定定的盯着我问:“揭发我是“历史反革命”,死劲把我往死里整治的人,为什么就是我成全他们做夫妻的学生呢? 
我无语。
    老人走了,说是回去晚了要挨批斗的。
第二天却听朋友说,高医生昨夜因病“正常死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