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养源堂文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31  浏览次数:6064
核心提示:王名元著序邓乐荫王名元准备出版他的《养源堂文集》。嘱我为他作序。我甚感欣慰。我和名元是相知几十年的患难之交,都曾在三线工地上班。一条河把我俩分隔开,我在河东他在河西。那时我俩都是二十多岁,酷爱文学,常
王名元著
 序
邓乐荫
王名元准备出版他的《养源堂文集》。嘱我为他作序。我甚感欣慰。
我和名元是相知几十年的患难之交,都曾在三线工地上班。一条河把我
俩分隔开,我在河东他在河西。那时我俩都是二十多岁,酷爱文学,常
为偶尔得到的一本文学书兴奋得如获至宝,看至半夜都不瞌睡。星期天
无事的时候,常在工地聚餐,间会还弄些狗肉。名元善饮,而我则
沾酒即醉,一杯下肚宛如红脸关公。半酗之中,便相互拿出所写的歪
诗高声吟颂,手舞足蹈飘飘然忘乎所以。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
火粉碎了我们的文学梦!一夜之间,文学成了弃之路旁的敝履,人人望
而却步。
聪明的名元改弦更张,开始自学起了中医。凭着他的韧劲和悟性,
渐渐有了心得,在离城市偏僻的工地给职工看开了病,竟渐渐有了点
小名气。以至于后来,人们有个伤风感冒的不去医务室找医生,反而
求他,一些疑难病症经过他的治疗也得到痊愈。领导看他是当医生的
料,便送他到中医学院进修。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他拿出了玩命
的劲头,废寝忘食,潜心学习,三年终成正果。名正言顺地成了一名
医生,走上了为病人济困解危的悬壶之路。无论在大西北的三线工地
还是他湖北老家,他都牢记着“救死扶伤”的宗旨,表现了高尚的仁
者之心。他虽是一个所谓的“草根医生”,身处社会底层,医疗条件极
差,但他以自己高超的医术和仁心,以极少的花费治好了无数大医院
“大医生”所治不好的疾病。
但他对文学的痴心终不改,文学创作的念头时常在他的头脑里萌
动,但他身为医生,心系病人安危,不敢心有旁骛稍加分心。直到他
退休以后,才重又拿起放弃已久的笔开始写作,渐渐竟有了颇丰的收获。
名元的《养源堂文集》共分两卷,卷一《原乙村札记》,为散文、
小说、诗歌之类。他的小说数量不多,散文篇幅不长,而题材却十分
广泛,皆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文章有写人有记事有对过去年
代生活的反思。或是所见所闻,或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贴紧现实生活。
许多篇章读后令人感叹嘘唏,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的《麻雀》、
《殒落》算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尤其《殒落》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客观冷峻地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述了文
革中发生在青海的二二三事件,真实地再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突出
表现了那个疯狂年代人性的扭曲和冷漠以及被斗争的狂热弄迷了心窍
的人们的愚昧。他的《饥饿的武汉》系列也颇耐寻味。作者以极质朴
的语言,冷峻的眼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十分客观真实地讲述了
那个饥饿年代的一些人和事,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名元
抒写亲情的几篇散文——《端哥》、《祖母》、《五十七年的怨与恨》也
令人感叹不已。作者以真挚的情感,生动感人的细节,将年迈体弱的
祖母对孙儿的慈爱;贫穷无助的父亲的爱子之心;端哥的老实善良和
作为男人的担当与责任都写得入木三分。尤其《端哥》用毛巾包饭
的细节,简直令人惊心!端哥本已饥饿已极,好不容易有了一钵子
米饭,他本应吃了的,可他想到家里还有饥饿的孩子,硬是忍着腹
内的饥火把那点米饭用毛巾包起来,带回去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充饥!
殊不知,他还要忍饥走百十里路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汉子?读到
这里,不能不令人潸然泪下。
名元的小说,虽不像他的散文那样题材广泛,但也富有特色。我
很欣赏他的系列荒诞小说《狗子·人·佛》。从艺术上说,小说写得
有点粗糙,语言也有不足之处,但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幽默夸张的语
言,讲述了一个个可笑而又荒诞的故事,读后令人忍俊不禁。不由得
令人想起我国近代优秀的荒诞小说《镜花缘》。这组小说情节看似荒
诞可笑,却又十分可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也许我
们自己就曾听说过或是亲身经历过这类事。此外,由于名元对古文的
喜爱和对古医书的潜心钻研,具有较高的古文功力,这在他的小说散
文中都有所表现。这恰形成了他小说散文中某些篇章的语言特色。值
得一提的是《札记》中所选的《自度曲》。和词曲不同,自度曲不讲
固定的格式,句子可长可短,随自己任意发挥,酣畅淋漓地抒写作者
心中的情怀和感受。这正符合了作者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个性。就艺
术而言,整个作品的语言虽略显粗糙,某些作品结构也欠严谨,算不
得上乘之作,但作为一个退休后才开始拿笔写作的业余作者,就已经
很不简单了。
卷二《悬壶手记》是作者对行医生涯的回忆。所拟的经验方是他
几十年行医经验的总结。基本都是作者几十年临床的心得体会。我对
中医是门外汉,本不够资格在此评说,但我和名元毕竟是多年的至交,
序言不能半途而废,只得硬着头皮勉为其难。我以为,《悬壶手记》不
仅是医书,也颇有文学价值。本卷的第一编“诊余故事”就是一组
不错的散文。作者通过文学的表现手法,把本来枯燥无味的医疗故
事,写得如此意味盎然,妙趣横生。不能不让人击节感叹!
卷二的其他章节,如《经验方介绍》,《常用中药学习笔记摘录》,
《健身养元术》,是依照别人经验,根据自己从医几十年来的体会,进行
甄别和比较,取其精华而汇集出来的,倾注着他自己个人的心血。从中
也可以看出他对中医的热爱和对中医孜孜不倦的追求。由于他持久不懈
的研习和实践,对前人医方的运用和理解,某些方面已融会贯通。而他
自己却很谦虚,称他还是个“中医学徒”。尤其第五编《中西医说》,简
直就是一篇具有一定水准的学术论文。中医?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瑰宝。作者站在一个中医师的角度,以有力的论据和事实,阐述了中
医的现状和它目前的尴尬处境。中医药这朵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芭,在西
医的挤压下,如今正面临着衰微的命运。这不能不使一切有良心的中国
人感到惊心。岂但中医如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新问题也接
踵而至——环境的恶化,物种的灭绝,生物的变异,生态的失衡,抗生
素的滥用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危及人们的生活和生命,人类的生存环
境受到了巨大挑战。如果不思改变,一味肆无忌惮地攫取,人类总有毁
灭的一天。这并非杞人忧天,已是许多科学家的共识。“班门弄斧”至
此,打住吧。
                       2015年5月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