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3  浏览次数:30176
核心提示: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645150)周嘉陵课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增大了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支配着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即影响到对教学对象的态度、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645150)周嘉陵

     课标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增大了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支配着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即影响到对教学对象的态度、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入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因而,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教师的教学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如“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古训。

1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语感。它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统一”得以展现,既能“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能“出乎其外”结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更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验作者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这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技巧

2.1  形象美。这是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实质支配着教师个体对教学的判断、思考、选择等行为。教学语言要符合形象具体的规律和形式,用学生熟知的形象诱导他们在听、说、读、写、思中,对字、词、句、段、篇的初中语文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和图像编码。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思维始于形象),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学语言的运用要以学生的知识为背景,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描人状物绘声绘色,背景逼真,细腻动人,就会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收到良好的效果。修辞的运用是达到语言形象美的重要条件,要使语言单体形象美,往往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段,直观教学手段。

2.2  语言美(简洁、协调、奇异)。简洁就是要达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听说的一切都是需要说的”境界。协调就是要求语言有系统地从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由易到难,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间的协调,奇异是做到“人尝未言之,而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者,诚可悦而永也”。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正读得透彻,写得畅达。

2.3  逻辑美。指教学语言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内在组织性即顺序、层次、系统和学生的思维规律。“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阅读和思考中提出的和存在问题进行教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把教学着眼点放在让学生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要根据学生的原有只是状况进行教学”(余文森教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三条铁律》)。要求教学语言能深入浅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事先必须有严密的计划性,力避不顾客观实际高深莫测或失之肤浅,尽可能地传授横向或逻辑联系都很强的只是。

2.4  情感美。教学语言应充溢着对学生的深情厚爱,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渗入教材,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渗透、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让学生领悟这些语言,领悟人物内心,通过语言的本质和词语,读懂祖国山河的美好、人物的高尚和自我人生的向往。

2.5  语音、语调、节奏美。语音美指语音清晰、准确、明朗、动听;语调美指语调在抑扬顿挫、刚柔相济、起伏和谐中体现出的美;节奏美指教学语言在急缓断续的变化中体现的美。

3  增强语文课堂语言艺术的基本方略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具有直觉性特征,需要驱遣想象,意会言语。它是以渊博学识为基础,以真知灼见为根本。也需要语文教师不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保证语言信息交流的通畅。

     怎样才能增强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一下几点:

3.1  必须强练内功,提高语言质量。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日常教学中还有教师不能够用普通话讲课,甚至在教学语言中还有“杂技”出现,这势必降低教学的质量。比如个别教师在讲课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带出一些口头禅的习惯用语,久而久之便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有的学生上课不是把精力放在听讲上,而是把老师一堂课说多少口头禅、习惯用语作为取乐的材料。

3.2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形象化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要善用修辞和态势语,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概念希形象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加深记忆。教师要态度端正、和蔼,感情充沛、热情。要使语言生动,就要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做到快慢得当,抑扬顿挫,节奏铿锵,声音豁亮。语言形象,就是说讲话要具体,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注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并要恰当的运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课堂语言要倾注极大的热情,作到情真意切。教师要始终进入角色,以自己的声、情创造师生协调活跃的气氛,把学生带入教材的“特定情景”中去,使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庄重而又和蔼的教态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充溢于课堂的是殷切的教诲,热情的期望,不应当是无情的训斥,冷漠的嘲笑。如何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是教师人格力量在课堂操作过程中的充分外现。

3.3  手势姿态,巧妙配合。语言艺术要用得好,除去有强烈的情感,还要有应变的神态,并辅以形象的手势,使语言更加形象化、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马卡边柯在论及视觉预言时说:“要有传动带,这个传动带应当把你们完善的人格个表情结合起来。”但神态手势一定要形象,而且运用要得体,运用要准确,模仿要逼真,要简明、自然、果断,否则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要注意把手势和板书巧妙地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根据需要,做一个恰当有力的动作会给人留下永久不忘的印象”而有时有些用多少话也说不清楚的内容,在黑板上几个字一写,就一目了然了。

3.4  不断进行语言修养和艺术训练。表演是戏剧、电影、曲艺等形式的基本手段和特征,教师要有表演艺术,但并不是把这些都统统学会,而是要吸取这些艺术形式的长处为教学服务。教师要学习相声演员的激情等等。而且平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修养磨练。马卡连柯在分析教育艺术时指出:他是用15种到20种用不同语调说出“走过来”这句话,学会了在面部、体态、声音上的不同表达方式之后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的。

     在语言修养方面,要下大工夫进行文学修养和词汇积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注意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每堂课都引人入胜作为备课的目标,精心设计。

     总之,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得心应手地运用它,就如拿到了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培养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一定要学习研究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加强语言的锤炼和修养,努力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使语言艺术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达到更多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研究性学习

------大语文教学的探索

周嘉陵

(宜宾市高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四川 宜宾 645150)

     研究性学习,即是改变传统接受式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意识和探索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明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性学习

     1、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传统接受式语文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和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能。

     传统教学语文的方式,教学质量不高,陷入“少、慢、差、费”的怪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造成以上状况是因为在原有的语文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他们只立足于被动的接受语文教师的知识传授,长此以往就会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针对这种情况,当前初中语文教改的重点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索、调整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简单的接受语文的方式,在开展有效的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对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索,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养成。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老师照着教材。教参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和记,它限制了语文教师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则不同,它强调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语文知识,在实践中促进教师的发展。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更要不断地学习。

     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净胜。实践能力

     以前的语文教师在授课之余,也进行一些文学社团活动,培养了不少的语文尖子。但文学社团只吸收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那些后进生看到别人活动,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参见。我们能否让全体学生都来参加这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实践表明,中学生可塑性很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见得比别人差。例如我在讲《食物从何处来》这篇课文时,开展了一个名为“绿色食物从何处来”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几个平时成绩太理想的同学组合在一起,我曾经不放心,但在研究活动中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分工合作,广泛收集资料(他们大都喜欢上网),实地考察(他们喜欢户外活动),最后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给他们很大的鼓励,也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索能力

     有人认为初中生年级太小,不适宜开展研究性学习。我认为这是片面的。美国的小学生都可以做到,我们的初中生也应该可以。又有人说那是在美国。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每年大约有50%初中生升上高一级学校深造,其中约半数的学生将成为社会劳动的后备军,要分批走上工作岗位。如果我们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数学不能在初中阶段完成培养他们自学语文的能力,那么他们日后的生活与工作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不懂得自学语文,那很难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和实施研究性学习

     1、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要求

     初中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只掌握读写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可塑性强。他们既需要学习大量语文知识打基础,也需要研究性学习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首先它更注重语文知识技能的运用,而非掌握语文知识数量;重在亲身参与语文探索性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非在乎学习的结果;重在学生学会语文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而非关注考试的成绩。其次它面向全体学生而非个别尖子生。教师眼睛别只盯着论文写得好的学生,而应重视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再次在语文教学中不要把研究性学习与讲授式学习对立化。不过,因为初中学生年级小,为了让学生真有收获,最好能把每个环节设置的更具体些,教师要多些“导讲”不要放任自流。要允许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2、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采用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学习探究较为恰当。以《鲁迅自传》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确立研究课题,预先准备数个课题供学生选择:(1)谈我最喜欢的一部鲁迅作品,(2)别人眼中的鲁迅;(3)鲁迅精神今天还用吗?接着组成3~6人的课题小组,学生自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可以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教师、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组员要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协助互补。有时,为了了解学生个人的研究能力也可采用个人研究的方法,但这要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才可实施。为了节省时间,全班集体讨论结合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在语文课堂运用,但这需要学生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知道初中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以“鲁迅专题研究”(其作品在初中语文课本有十几篇)活动课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为例,指导研究性学习一般程序是:

     (1)开设鲁迅作品文学讲座。目的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诱发探究的动机。

     (2)指导选题。研究性课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也可以师生合作,确定题目。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点较小的课题较受欢迎并容易实施。如:“迅精神还有用吗?”“少年闰土和我比童年”等。

     (3)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共同制定计划,教师适当调节。研究计划要有目标、有方法、有过程,教师可整体指导,学生修改,避免走弯路。

     (4)实施研究。学校、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例如组织参观鲁迅博物馆,介绍图书资料的查找方法和渠道。学生也要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体会。

     (5)写论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理鲁迅的有关资料,根据自己课题的需要来进行取舍。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写论文的基本方法,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模仿、学习。论文交上来后,要指导学生修改。

     (6)论文交流研讨,思维硬拼。大家对鲁迅其人、其文有更深入的了解,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再通过交流,获得思想的沟通、知识的共享,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部分。

     以上只是我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中一种常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截取其中的某一环节,或者重做资料手机工作,或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讨论结论等等。

     4、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

     (1)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要重视过程、重体验、重全员参与,不只看结果。教师要边指导边评价,随时激励学生。

     (2)要重视三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开题评价与指导。不要讥笑学生的选题,打击其积极性。二是定期评价与指导。表扬做得好的小组,鼓励遇到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三是结题时的评价。不要求过高,更重视每个小组的闪光点。在三个环节的评价中,要把握好“鼓励创新、全员兼顾”的原则,确保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研究。

     (3)学生参与评价。可以组织学生评判团给论文评分,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在墙报栏搞论文展览。、

     (4)评价学生成绩要多层次,每次活动有评价、有表彰,还有小奖品。尤其多鼓励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尽快赶上。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加强指导,逐步放手。由于初中生年纪小,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时,一定要主动介入,要加强指导力度,逐步放手。在每个阶段,教师要自己尝试一下,预见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例如:课题启动阶段,要教会学生怎样上网找资料,也要防止学生上网游离课程内容做其他事情。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指导,例如用中午时间,轮流值日接待求教学生,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2、形式活泼,力求多样化,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好奇、有兴趣但维持时间较短,为让学生始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保持一种兴趣和热情,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安排图书馆查找资料、上网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就近访谈、口头演讲……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依据个人的爱好选择参与其中一项或多项活动,从而延续其积极主动的心态到整个研究活动之中。

     3、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高中学生相比,初中生阅历更少,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更低,因此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应立足本校,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为孩子出谋划策,利用自己专来的职业给孩子提供建议和帮助。这种形式家长力所能及,也愿意去做,它不仅使课程开设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而且会成为语文学科课题研究的宝贵资源库。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它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给我们语文教师评多启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书本知识,应该与实践相联系;初中学生的潜力很大,要充分相信学生,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它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起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新格局。如果每个语文教师都能把它引入自己的教学中,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散发动人的光彩。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