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港台 » 正文

中国都市报:占领行动如何影响香港的现在与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0  浏览次数:2302
核心提示:中国都市报香港2月20日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昨日以占领行动如何影响香港的现在与未来为题在香港总部举办思想者论坛。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荣誉资深书院导师郭益耀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
         中国都市报香港2月20日电 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昨日以“占领行动如何影响香港的现在与未来”为题在香港总部举办思想者论坛。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荣誉资深书院导师郭益耀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前主任郑赤琰、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岭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何泺生、香港大学历史系荣誉教授霍启昌、岭南大学华南及香港历史研究所主任刘智鹏参与本次讨论。
 

 各位专家、学者从政治、行政、司法、传媒、教育方面分析本次占中的原因认为:第一,通胀、房价过高、向上流动收窄等经济社会因素削弱了青年人对未来的信心;第二,传媒对特定事件的集中、过量、甚至扭曲的报道影响了青年人整体对内地以及中共的观感;第三,行政司法化影响了港府的效率,导致许多善政不能得到实施;第四,国民教育未能实施、通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导成份对青少年影响深刻,除了慢慢改,目前没有快速的解决方法;第五,对本次占中责任人能否严判,对未来若干年类似运动是否卷土重来有震慑性影响。 

郑赤琰:司法、教育、传媒是诱发占中的深层次原因 
  占中比较直接的影响在两个方面。第一,执法出现问题。占中者霸占道路,扎寨两个月有余,无视大家的道路使用权。香港只有2.8万名警察,如果以一对一算,香港的警力严重不足。港英时代,警察只是维护社会治安,完全不涉及政治事件。回归之后,在不出动解放军的情况下,警察不足以处理这类政治事件。可以参照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经验,成立镇暴队。 
  第二,司法如何研判。本次占中抓了500多人。在行动开始之前,何俊仁、梁家杰、戴耀廷等已经研究了香港的法律,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得涉案人士很难得到与之相应的刑罚。 

  反对派一直在鼓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如果立法会无法通过政改方案,政改拉到,则一定要把握好2015区议会和2016立法会选举的机会。通过本次占中,泛民失分不少。如果能趁机取得立法会的2/3多数,把版图变成三七开,则立法牵制行政的状况会有所减轻。 
  司法、教育、传媒是诱发本次占中的深层次原因。现在的司法严重干扰行政,负担太重,中央释法可以是解决思路。教育上,政府和学校、学生和校长应该多沟通。学生会到底代表谁,是否有授权,校方有责任对学生讲明白;政府到底有哪些忌惮和难处,也应该和校长说明。传媒上,媒体不应该跨越报道新闻这条底线去制造新闻,法律应该对没有根据的报道进行约束,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效仿。 

 雷鼎鸣:港人心态是香港的深层次问题 

  “占中”在内地已经是反面教材,他们通过媒体掺解了“占中”的情况后,对香港愈发没有兴趣。随着中国的强大,他们对西方模式的好感渐渐减弱,并逐渐了解后者的伪善。内地是占中的大赢家,这才是美国想要收手的真正原因。 
  
  港人心态是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受到“占中”运动的影响,部份年轻人变得激进化,这些都将在未来的选举中会有所体现。部分激进派人士眼光狭隘,看重一时的短期利益,刻意拖慢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数比例不大,这部份人的破坏能力却不小,这对香港很不利。但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  
  发展的问题,以港珠澳大桥为例,如果大桥早些建好的话,香港的发展环境和经济局面会有大不同,更不会出现最近对于工程可能沦为“大白象工程”的担忧。在周边城市快速发展的时候,香港这项工程却已拖延很久,社会上更是有人存在漠不关心的心态,部分人士并不希望看到这一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因此刻意拖慢工程进度,变相增加工程造价,加重政府负担。  
  土地和房屋问题,香港其实是有土地的,但却无法被顺利推入市场,比如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就遭到很多人的阻挠。土地难以供应,地价因应飙升。很多问题本可以简单解决,却总是遇到复杂的政治因素而无法实现。  
  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央主要对香港施以怀柔政策,但当下的现实证明,中央应当两手准备。一方面,要继续宣扬法治,另一方面,香港也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但可惜,当前特区政府处于弱势,并没有足够的政治能量。  
  其实,在基本法之下,容许中央把香港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从而让中国内地法律同样适用于香港。在性质上,这等同暂时“接管”香港,中央通过介入,将特区一些“毒瘤”切除,然后再撤出。不过,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后果也很严重。  

何泺生:泛民本次失分很多 
  对香港的中期发展,我不是很担忧。这次的占中,泛民失分很多,2016年的立法会选举,建制派很有可能大胜。但长远看,我很担心,因为年轻人的心在泛民一边的多。中央能不能唤起他们的信心,很重要。有人说他们出了社会,经历了一些事以后,可能会变,但这不好说。 
  经济、房价的问题在香港的确存在。但不能说是香港独有,也不能说是港最严重。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出了问题,通识教育中的很多东西不清不楚,似是而非。年轻人不懂什么是批判性教育,觉得反对就是批判,这是最大的问题。 
  霍启昌:CCTV5能否直接在香港落地 
  占中一事,年轻人对社会有怨气可以理解。他们辛苦念书最后考上大学,住到宿舍的环境比过去大有提升,毕业后工资并不怎么样,根本帮不了家人,还要回到?房和父母住。如果政府真的想帮助年轻人,那就拿出好地方租给他们,房租不要太贵,暂缓他们的经济顾虑,这样他们还有什么必要去街头抗争? 
  香港对内地的印象是一时升一时降,升的时候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奥运总金牌数甚至超过了美国。降的时候是媒体对某些特定事件集中、过量、扭曲报道的时候。能不能一方面,把中央五台和中央九台在香港播出,让他们看看体育健儿是怎么辛苦训练的。另一方面,处理特定问题是能否再灵活一些。

 

刘智鹏:出问题不一定是坏事 

  香港社会爆发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就好像人的身体发烧了,大家就知道是出了问题。  
  但很多问题都是积累的。好比当年认为回归了,一切就搞定了,其实差的很远。比如公屋制度,只有入场,没有退场机制;再比如政务官,很多人认为他们是香港的宝贝,然而他们只是执行力强,但执政能力很弱。现在积累的问题许多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解决时机。如何解决,需要观察。 
  香港有多事情要厘清。比如,香港不是独立的地方,原来是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的交叉点,后来在中英美之间周旋,但课本上却把香港看成是独立的实体。香港原来在殖民时期可以说“政治中立”,但回归以后,绝对不再有这回事。这些都要认清楚。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