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常宁市庙前镇:“三上三下”打好粮食生产攻坚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3  浏览次数:126829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唐辉 何明勋)庙前镇位于常宁市南部,总面积7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79亩,其中严格管控区1100亩。粮食生产一度落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整改工作,采取“三上三下”过硬措施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唐辉 何明勋)庙前镇位于常宁市南部,总面积7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79亩,其中严格管控区1100亩。粮食生产一度落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整改工作,采取“三上三下”过硬措施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目前已落实早稻面积0.9万亩,种植烤烟1500余亩,发展湘莲1100亩;早稻育秧面积876亩,其中集中育秧360亩,分散育秧516亩,取得了后发赶超的阶段性成效。
  一抓责任上肩、工作下地。一是把责任压实到干部肩头。因前期粮食生产工作相对滞后,联点市级领导第一时间到庙前召开专题调度会,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庙前镇党委政府深刻反思了前期工作不足,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镇村干部大会,制定方案、成立专班、明确整改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镇、村、组干部全员上阵,实行最严考核,明确每个村需落实双季稻面积比例达85%以上,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现象。镇里实行每天通报、每2天进行调度讲评,把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压实到每个干部肩头。二是把宣传落实到屋场户头。坚持把有效组织发动群众作为遏制抛荒、推进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全方位大力度宣传粮食生产相关政策要求。在各村及公路沿线制作文化墙600余米,悬挂粮食生产宣传横幅15幅,张贴宣传标语200余张,树立粮食生产责任标志牌17块,同时,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村村响、组织镇村干部入户宣传调查等方式,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粮食生产氛围。三是把工作做实到田块地头。镇村干部深入每个村组湾场,实地摸排农户情况和田丘地块现状,全面收集耕地抛荒相关信息,查清问题原因、建立整改台账。针对存在抛荒隐患的田块,坚持“一户一田一策”,采取集中整治、转租帮扶等措施进行整治。
  二抓协同上阵、服务下地。一是集约经营、统筹发力。创办S214线长春、春和、双凤、弥泉、泉井5个村双季稻示范带,落实早稻面积7336亩。对全镇核心示范区范围内的6635亩耕地实行集中统一流转、统一犁翻、统一育秧、统一机抛,集中育秧按大田面积每亩补助100元,对双季稻种植主体按照早稻面积每亩补贴130元。在省、衡阳市的惠民补助政策基础上,镇级财政自行投入60余万元,出动犁田机、挖机20余台,统一作业,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二是有序流转、壮大主力。培育12家专业合作社、33户种粮大户,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实行规模化种粮、集约化种粮,新型种粮主体已成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如双凤村久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早稻610亩;长春村杨小军、春和村袁河清等种粮大户种植早稻均在60亩以上。三是联动服务、精准用力。坚持部门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破解技术、劳力不足等方面的难题。市农业农村局派出1名班子成员带队、7名技术骨干联系庙前镇并驻长春等5个村,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督导、信息传导。通过采取“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时间规划、统一种植标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防治)行动,推进“十代”服务模式,组织水稻由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及稻谷烘干服务,降成本,增效益。依托12家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翻耕、集中育秧等社会化服务。采取“1+1+1”集中育秧联带负责制,即1个育秧示范点要有1名乡镇干部和1名农技干部蹲守,负责行政工作和技术指导,确保万无一失。
  三抓产业上档、管控下地。庙前镇是常宁市旅游发展的龙头乡镇,境内有4A级景区中国印山。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基础上,庙前镇坚持把加强抛荒治理和发展旅游产业融合推进,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一是严管控,因地制宜调结构。对1100亩耕地严格管控区,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要求,经与农业专家磋商,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改种湘莲。相关公司已与村里统一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在弥泉村、中田村打造两个连片300亩湘莲特色景点基地。二是治抛荒,农旅融合促发展。出动无人机配合工作专班,对全镇抛荒耕地进行排查摸底,对抛荒地块的面积、位置、抛荒年限等信息建立了详细台账。出动大型挖机3台,对12处已抛荒多年的60余亩耕地进行翻耕。根据抛荒地块的实际地力条件,结合大景区的总体布局,在印山景区周边打造菊花观赏种植基地,更好地为镇域旅游服务。三是强基础,治建并重增活力。坚持立足长远,结合全市骨干灌区节水配套PPP项目推进,加大镇域“小农水”建设投入,每个村平均投入9万元以上,用于完善电排等排灌设施。组织群众疏浚沟渠16公里,畅通了粮食生产的“毛细血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