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让93岁爷爷心灵窗户重新开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4  浏览次数:145273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杨春 重庆报道】重庆4月4日电,近日,一位及其特殊的高龄老人张爷爷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眼科就诊,这位张爷爷今年93岁,20多年前因脑梗塞后遗症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不能自主进食,耳朵听不见,与
   本报讯【记者杨春 重庆报道】重庆4月4日电,近日,一位及其特殊的高龄老人张爷爷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眼科就诊,这位张爷爷今年93岁,20多年前因脑梗塞后遗症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不能自主进食,耳朵听不见,与家人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通过眼睛看书写的字,然而不幸的是张爷爷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视力仅有0.05,如果不手术,“唯一”的交流器官——眼睛,也将面临“下岗”。最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医生克服重重巨大的困难,为张爷爷成功实施了白内障手术,使得老人重现光明。
微信截图_20180404085649
  张爷爷作揖感谢医护人员
 
  谈到求医之路,张爷爷的子女告诉《中国都市报》记者:“父亲是一名退休干部,20多年前因脑梗塞后遗症一直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不能自主进食,长期通过鼻饲管喂养,耳朵也听不见,平时与家属交流都是通过笔和纸。就在两年前,父亲自己发现看远处的物体模糊,看近的字也需要写很大才看得清,家人带他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但由于全身情况太差,手术风险极高,术中交流和配合困难,多家医院都不愿意给他做手术。眼看着唯一能和家人“交流”的眼睛也将面临失明,他本人非常着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清楚”,可实在是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视力慢慢变差。半个月前,父亲由于“反复呛咳和肺部感染”住进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经过经积极治疗,病情情况稳定后,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眼科求诊,恳请医生帮助父亲了却一桩心愿”。
 
  记者了解到,在新桥医院眼科,科室袁容娣主任、梁婧副主任和周畅护士长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对张爷爷的身体情况进行了充分评估,张爷爷的双眼视力都非常差,右眼视力相对好一些,也仅有0.05,如果不手术,会完全失明,但如果手术,视力肯定会恢复一部分,但存在极大的风险和难度。因为张爷爷属于高龄,不能自主移动,肺部又有感染,痰很容易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心脏情况也不好,更让医生为难的是术中无法与老人进行沟通,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家人通过笔将手术的难度和与张爷爷沟通后,张爷爷在纸上写下这几个字:“医生,请你们一定帮帮我!”这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家人也表示,即使不成功,也要尽力去满足老人的愿望。最后经过专家们的再三权衡,决定为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微信截图_20180404085700
  张爷爷向新桥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翘起了大拇指
 
  近日,经过仔细的评估和周密的术前准备,由梁婧副主任为张爷爷实施白内障手术。手术前,由于张爷爷长期卧床,不能自主伸缩腿脚,他根本无法自行移动到手术床,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几乎是将他抱上了手术床。因体位变动,患者不停地咳嗽,为了防止痰液堵塞气道,护士不断地为其吸出痰液,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经过10分钟的艰苦努力,梁婧主任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张爷爷感激涕零,不能说话的他向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作揖感谢。
 
  术后第二天,张爷爷的右眼视力由术前的0.05提高到0.6,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现在都能看见了,张爷爷和家属再一次热泪盈眶,张爷爷向新桥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翘起了大拇指。
 
  梁婧教授告诉记者,白内障是老年人一种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能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希望患者在出现视力下降时尽快到医院就诊,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应尽快手术治疗,不要拖到病情严重时才行手术,那时手术风险高,预后差。另外,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也可以行白内障手术,成功的白内障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