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港台 » 正文

陈水扁为什么坐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5  浏览次数:10531
核心提示:  陈水扁为什么坐牢    一非:蔡英文与李登辉、陈水扁有什么不同?    试看蔡英文当选后的两岸风向    骨子里的蔡英文    1、出身优越家庭,对民间疾苦缺乏亲身体会    蔡英文出身于台湾富裕家
   陈水扁为什么坐牢
  
  一非:蔡英文与李登辉、陈水扁有什么不同?
  
  试看蔡英文当选后的两岸风向
  
  骨子里的蔡英文
  
  1、出身优越家庭,对民间疾苦缺乏亲身体会
  
  蔡英文出身于台湾富裕家庭,父亲蔡洁生早年派往东北修理日本飞机,返台之后积极投身商界,在1960年代即名列台北纳税人前10名。蔡英文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典型的富家女,对人间疾苦体会并不深刻,感受不到生活在社会底层出人头地奋斗的艰辛历程与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在天真烂漫的年纪,蔡英文并没有展现出“经济专长”、“法律专长”的潜质,反而被家人担心成为有学习障碍的“问题女生”。

  
  2、未曾崭露政治信仰,却搭上权力快车
  
  蔡洁生早年服务于日本的经历,和亲日情结的李登辉形成默契;不知是巧合还是某种刻意的安排,继李登辉赴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十三年后,蔡英文同样选择康奈尔大学。在李登辉执政时期间,由于特殊的家世、经历,李登辉成为蔡英文的政治“贵人”,悉心安排步入政坛,激起从政欲望,并一路绿灯,被委以重任参与所谓“特殊两国论”起草;蔡英文在步入政坛之初并无鲜明的政治立场,没有像马英九那样自幼受父亲马鹤凌悉心栽培,只是作为李登辉企图制造“法理台独”的政治操控工具被动卷入。随着李登辉撕下“台独教父”的狰狞面具,在国民党遭到一致唾弃,蔡英文也随后另谋它枝,投入民进党怀抱,在民进党执政后出任陆委会主委,又在2008年经前“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推荐参与民进党主席选举。蔡英文的从政之路缺乏政治理想,却一路奇迹般被强大外力推动前行。
  
  3、“专业、理性”的背后,缺乏政治伟人风范
  
  良好的教育背景与顺畅的从政历程,培养出蔡英文所谓的“理性、专业”精神,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追求成熟的思考、不激进,缺点是陷入理性的思考而缺乏开创性的魄力,缺乏打破蓝绿内斗、打破两岸僵局的魄力;此时的台湾,民众对蓝绿内斗已经十厌倦,对选举投票的意愿连创新低,对台湾前途堪忧,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家出现力挽狂澜,给台湾民众一颗定心丸,平衡两岸关系。

  
  谁成就了蔡英文?
  
  1、民进党执政群体的贪腐无能,让蔡英文脱颖而出
  
  陈水扁出身于佃农之家,从小贫穷的生活环境产生对财富强烈的渴望,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欲望极度膨胀,爆发台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贪腐弊案,让民进党形象一落千丈,与民进党建党之初的理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引发了同为民进党阵营元老级人物施明德领导的红衫军倒扁行动。而蔡英文自小出身于富裕家庭,极大的物质满足让她对财富形成“绝缘体”;加上所学专长与良好的政务历练,在民进党一大片或贪腐、或激进、或抗拒的浪潮声中,让她获得“清新小英”的封号,成为本土势力的希望代言人。
  
  2、“台独势力”+台湾主体意识年轻群体,成为蔡英文当选后盾
  
  支持蔡英文的主力群体主要分为“台独势力”群体和台湾主体意识的年轻群体。“台独势力”主要来自台湾本土铁杆群体,这部分人一直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大陆,以爱台湾为幌子,基本上逢中必反,不问理由。台湾由于历史原因,经历了荷兰侵略、清政府割让台湾、日本殖民统治、国民党威严时期、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美台断交、两岸开放等重大历史阶段,台湾从“亚细亚的孤儿”到“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两岸关系实质上轻舟已过万重山,台湾也不再是过去的台湾;而这部分本土群体因为台湾历史原因形成对外来政权的恐慌却并未改变,演变为对一切岛外政权的敌意。
  
  台湾主体意识年轻群体主要来自台湾本土,他们的祖辈、父辈在台湾土生土长,对大陆的历史知之甚少,对大陆与台湾血浓与水的血缘交集感受不深;尤其是2000年民进党取得政权后,在台湾大肆推动去中国化进程,篡改、删减教科书中大量中华文化元素,企图从文化台独上切割与祖国大陆的情感纽带,一度令岛内文化精英忧心肿肿。台湾《联合报》前社长张作锦先生曾有感于台独势力玩弄权术、分裂国体、操控民意、妄图割裂中华文化母体,写下《西望长安不见家》。在民进党执政8年大力去中国化、鼓吹台湾意识的操控下,近一、两代成长起来而文化断裂的年轻人,谈不上对祖国大陆有多了解,有的连来都没来过大陆,更谈不上情感与认同。
  
  铁杆“台独势力”的盲从,和台湾本土青年群体的“任性”,构成了民进党长期以来的大票仓。
  
  蔡英文与李登辉、陈水扁有什么不同?
  
  李登辉是台湾政坛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却奴颜媚骨、最无操守的政客。少年时代历经日本“皇民化”运动,为讨好日本殖民政权取名岩里政男;曾加入共产党,再加入国民党,后经蒋经国扶植踏上平步青云之路;在与宋美龄争夺台湾地区领导人宝座,经宋楚瑜鼎力支持登上大位,而后又用各种手段设法阻挡宋楚瑜参选;曾公开宣称三民主义,又公开宣扬两国论,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精神分裂魔术师”,后被国民党在忍无可忍之后清理门户。
  
  纵观其一生轨迹,从甘受日据殖民奴役到攀登权力顶峰,再到出卖政党、出卖朋友、出卖人格、出卖民族,充当“台独教父”,数典忘祖、无底线背叛从政信仰;扮演“政治变色龙”的过程,就是一部节操尽碎的奸雄史。
  
  陈水扁自幼家境贫寒,学习刻苦,考入台大法律系,成为台湾最年轻的律师,因担任美丽岛辩护律师而步入政坛,先后担任台北市议员、台北市长,2000年顺利当选台湾地区第一位政党轮替的民选领导人,上任之际迫于中美压力做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2004年险胜连宋配,实现成功连任。自2005年8月高捷外劳弊案爆发,随后揭开连串贪腐黑幕;民调显示其施政满意率仅5.8%,跌至水底。
  
  2007年3月,陈水扁明目张胆地发表“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没有所谓的左右路线问题、只有独统问题”;身为法律界专材,陈水扁却亵渎法律精神、背叛法律准则,公开背叛上任期许下的政治承诺。卸任之后,陈水扁被判18年零6个月,这位以“水上扁舟”作为寓意的“台湾之子”,却成为台湾地区首个锒铛入狱的前领导人。
  
  蔡英文虽与李登辉、陈水扁同属于泛绿阵营,但就其个人而言,与李、陈并不相同,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成长轨迹并不相同
  
  蔡英文不同于李登辉少年时代在夹缝中以奴颜屈膝求生存的经历,也没有陈水扁在艰苦的家庭环境中迫切鲤鱼跃龙门的愿望;她一出生即成为万众羡慕的对像,成长没有压抑、过程没有包袱、操守没有明显瑕疵,这让她在泛绿阵营各大山头派系中轻装上阵,即使她在原本政治信仰并不明确的前提下被授意安排、被动卷入政治漩涡之后,依然展示超强的适应力。在一个注重操纵民粹对立、擅长街头运动、以扛着伪民主旗号谋取实权力的政党中,显得格外清新;尤其在经历陈水扁时期贪腐入骨的政权轮替,民进党首度执政便被台湾民众狠狠的唾弃;民进党有识之士视蔡英文为重振士气、拯救民进党的灵魂人物,忠于“台独意识”的本土族群视其为希望偶像;不论是民进党还是来自台独意识群体对蔡英文的盲目崇拜,都来自于“民进党需要你”、“台湾需要你”的心理假设,在强大的推动力下将蔡英文推向神坛。
  
  2、所处历史机遇不同
  
  李登辉在争夺大位之际,党内虎视眈眈,面对以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元老势力展现凌厉攻势,得宋楚瑜相助击退宋美龄,登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宝座。2000年,台湾政坛开启民选先河,陈水扁在与国民党连战、亲民党宋楚瑜群雄角力中,蓝营分裂导致坐收渔人之利;2004年连宋痛定思痛,展开泛蓝大联合,民调遥遥领先,突然遭遇“三颗子弹”事件,最终以0.12个百分点落败。2016年,蔡英文在经历蔡苏配落败马吴配4年之后重整旗鼓,而此时国民党面临群龙无首、党内大佬无人应战的局面,资单历薄的“小辣椒”洪秀柱挂帅出战,因“一中同表”风波临阵换柱,令国民党士气大挫,改由后起之秀但无大选经验的朱立伦匆忙上阵;而昔日效仿经国先生“台湾走透透”、创造台湾建省民望最高的宋楚瑜,已经错失政治黄金期,政治对手中已无势均力敌,蔡英文“捡到机遇的便宜”轻松胜出。
  
  3、执政风格不同
  
  从李登辉时代的核心幕僚,陈水扁时期的陆委会主委,再跨越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作为专业出身的蔡英文比任何时候都更冷静、更清楚自己的底牌,也更精于算计、如履薄冰。作为专业智囊,她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一己之长;作为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她必须学会全新的平衡,平衡岛内蓝绿、平衡两岸关系、平衡中美。她很清楚,李登辉终生费尽心机去推动的“台独路线”实现不了,反而弄得遗臭万年,她更加实现不了;迫于民进党党团意志、铁杆“台独势和”压力,不太接受在马英九执政时期铺垫的两岸政策上继续向前推进,更不愿意沦为阶下囚的陈水扁;同时又特别依赖、害怕失去民进党、“铁杆台独”群体和台湾本土意识年轻群体的支持,在两岸模糊路线中躲闪游移。
  
  2016大选给蔡英文什么样的启示?
  
  1、与其说蔡英文赢得了民意,不如说蔡英文赢得了机会
  
  此次蔡英文轻松胜选,为民进党赢得了重新执政的机会,但并不代表台湾民众喜欢她,只是没有更好的选项,又不愿意放弃手中的选票权;而大多数原本铁杆蓝营支持者,对马英九相对保守的执政风格不满而未站出来投票,蓝绿整体的投票意愿都不如往期强烈,体现台湾民众对选举的失望不安,使得蔡英文取得台湾选举史上“最没有悬念的胜利”。
  
  2、从政亦是创业,需要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企业失去创新活力、失去创新产品,必然被用户无情地抛弃;政治亦如创业,需要源源不断注入崭新的活力,来吸引民意兴趣、激发民众热情、赢得民意支持。对于执政者而言,追求权力平稳运行;对于民众而言,需要新机遇、新福利、不断上升的幸福感与安定感。不论国民党或民进党,在失去权力时都能保持监督的活力,而一旦成为掌握权力的执政者之后,或沦为贪腐,或追求执政的平稳,宁可不作为也不敢犯错,为丢失民意埋下巨大隐患。马英九执政8年,曾立志超越蓝绿,做全民的“总统”,在施政过程中谨慎保守的心态,束缚了国民党和台湾社会集体创造力,一方面温良恭俭,一方面却引发民怨沸腾。
  
  3、顺应民意,才会赢得永恒的政治声誉
  
  唐代大臣魏征曾说: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对于普通台湾民众而言,不论哪个政党执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是一样的、对美好未来的愿景期待是一样的;人们怀念蒋经国时代,以民生为本,以民心为本,推动台湾经济起飞,获得亚洲四小龙美誉,开放两岸交流大门,经国先生也获得从政生涯的荣誉巅峰。
  
  蔡英文是重复李登辉、陈水扁的路径,还是超越蓝绿,以台湾民生为本,化解历史纷争,开启台湾历史上两岸和平共荣的春天?
  
  蔡英文两岸政策路线预测
  
  在两岸关系上,面对台湾民众的呼声和中国大陆频频递出的善意,蔡英文为什么一直不肯正视九二共识,反而以“台湾共识”作为挡箭牌,泡制“九二谅解”混淆历史事实?据笔者长期对台湾时政观察,提出以下几点研判:
  
  1、安抚选民、巩固基本盘、展开深耕本土
  
  选举是追求高回报的政治游戏,蔡英文被泛绿联盟、台湾本土意识青年群体共同推上神坛,一旦执政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回报绿营铁杆支持者;如何回报?很有可能拿台湾整体的利益向绿营倾斜,如果不能兼顾蓝绿,必将迎来台湾民众下一波的反弹。台湾的历史是华人历史的一部分,台湾的情感记忆是华人情感的共同记忆,在全球化时代,与其偏安一隅,不如敞开怀抱迎接全世界华人。
  
  2、避重就轻、转移压力;偷换概念、模糊界线
  
  2016大选,蔡英文以相对较低的投票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迎来权力顶峰的风光时刻,享受明星般万众瞩目的荣耀。然而面对岛内民众的呼声、面对两岸人民的和平期许,蔡英文选择的不是正视历史、正面回应、为两岸互动找未来,而是试图以“台湾共识”取代“九二共识”,抹黑历史事实,以“台湾的未来应由台湾人民决定”含糊其词应对,试图转移岛内压力、两岸压力、国际压力。“台湾共识”的本质是不负责任的将政治人物应有的担当推向全民,让全民承担决策风险,而冠以民主的名义躲身背后混水摸鱼,乘机取利。
  
  蔡英文的“乾坤大挪移”在未上台之前还可以忽悠民众,而上台之后民众要两岸红利、要民生福利、要两岸和平,要观光客……这一切都需要蔡英文递交实实在在的答案,没有回避的空间和余地,台湾民众和中国大陆也不会给她太多时间和空间。
  
  3、态度暖昧、左右逢源,拿台湾前途搏筹码
  
  520即将逼近,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还是扑朔迷离、相当暖昧,至今未对两岸政策动向有过旗帜鲜的表态,据笔者分析:一是试图在两岸、中美、岛内蓝绿之间博取政治筹码,争取更大空间,左右逢源;二是迎合本土岛内泛绿阵营选民,争取更大共识,避免新政出台后孤军奋战、独自承担;三是展现个人从政风格意志,刺探大陆两岸政策底线,拿台湾前景作赌未来。
  
  4、为什么不肯承认“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海基、海协两会于1992年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的历史性会晤,其中一个核心主张就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蔡英文之所以不愿承认、不敢面对,其一:“九二共识”是国民党执政期间谈判的成果,属于国民党;承认“九二共识”等于承认国民党的历史功勋,拉抬国民党的形象地位,对于国民党这位长期对手便无力攻击。其二: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中各表,蔡英文骨子里不想提一中,承认“九二共识”则意味着为统一做铺垫,也就断了“台独势力”的念想,蔡英文的基本盘有可能松动流失。其三:至少在是短期内,美日并不希望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并不希望台湾与大陆贴得更近,而长期依赖于美日撑腰的台湾,顾忌“盟友”感观。
  
  然而蔡英文低估了大陆方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意志,华夏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蔡英文必须要承认一个中国,必须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才能与中国大陆进行友好对话,所有的政策红利才能持续推进;哪怕各表归各表,不能不表,不表意味着蔡英文想分割、想走“台独路线”,意味着要成为华夏历史的罪人。
  
  历史选择了蔡英文,蔡英文登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政治舞台”,一举一动世界瞩目。台湾地狭人稠、本土发展后劲乏力的窘境,加上美国在两岸关系的旁观立场、日本乏力、中国大陆迅速崛起的事实,都不得不让蔡英文审慎思考台湾未来和政治生涯的历史定位。摆在蔡英文面前的选项并不多,上策:拿出承担历史缺憾的魄力,拿出清洗民进党等于“台独意识”的勇气,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加速两岸经贸、文化、情感融合,开创两岸新局。中策:一方面坚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一方面与大陆保持暧昧关系。她很清楚大陆底线,也不太会轻易挑战大陆底线,停留、躲闪在两岸模糊地带,满足个人对权力的欲望,这是她“理性、专业”的分寸感拿捏。即便如此,台湾民众不答应,中国大陆不答应,开放的大陆敞开怀抱接纳蔡英文递过来的善意,也随时作好两岸关系进入“斗智新阶段”的准备。下策:被台湾本土“台独势力”裹挟,被党内天王劝进,更有可能被两位前任领导人李登辉、陈水扁跳出来下指导棋;在各方势力逼宫下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走向隐性台独路线;如此两岸关系必然发生倒退,走向对抗甚至有可能地动山摇、引发台海危机,这是全世界华人都不愿看到的事实。
  
  两岸融合,需要从中华民族的高度出发
  
  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唇齿相依;“两岸一家亲,同圆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心声,是海外华人共同期盼,是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共同愿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引用北宋理学家张载的经典语录:从政者当以“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先贤忠告,言犹在耳。两岸和平,远离战火,是两岸民众最根本的期盼,是人性对最朴素的追求,也是当政者为子孙万代谋幸福的功德无量。
  
  台湾问题需要时间表,不能再无期限拖下去,大陆的红利也不可能无期限的让下去,台湾人民不能生活在两岸何去何从的茫然中,不能生活在炮火纷飞的动荡中,而国共内战、手足相残的历史悲剧更不能再重演。只有在“九二共识”的大前提下,以黎民苍生为念、以民族大义为念,化解历史恩怨,捐弃过往前嫌,加速两岸经贸融合、文化融合、情感融合,两岸走向和平统一,方为人间正道,百姓之福。
  
  关于大同思想网:成立于2012年9月1日。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原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秋风、林安梧、伍继延、何真临、曾亦、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求大同,存小异”,也是大同思想网的基本出发点和立场,希望借此促进各种思想学术派别的平等对话和全面融合、达成共识,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时期的历史变革贡献微薄力量。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